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313|回复: 0

[名人传记] 《李清照》:千古第一才女,词国皇后

[复制链接]

67

主题

26

回帖

551

积分

长老

积分
551
发表于 2024-6-15 19:29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~1155年5月12日)号易安居士,汉族,山东省济南章丘人。宋代(南北宋之交)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所作词,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,后期多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径,语言清丽。论词强调协律,崇尚典雅,提出词“别是一家”之说,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。能诗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时咏史,情辞慷慨,与其词风不同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词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词》辑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

1084年3月,李清照出生在山东济南城东的章丘县,此时,正是他父亲李格非刚刚调任汴京太学院副院长。李格非很不一般,他是被《宋史》立传的人物,从小家境贫寒,生活非常艰苦,就是靠科举考试,一路逆袭成名。宋朝有“榜下择婿”的传统,那些王公贵族们每年都会关注科举考试,谁中了进士,然后就把他招到家来,当上门女婿。李格非当时就是被岐国公王珪招回家,娶了王珪的大女儿,可不幸的是,婚后不久,妻子病逝。他又续弦娶了王拱辰的孙女。王拱辰是与欧阳修同届的种子选手,在民间享有崇高的名望,是当年参加殿试的新科状元,可见李清照的出身非同寻常。

李格非在汴京任职期间,正赶上大文豪苏轼回到汴京担任要职,他非常看重李格非的才华,就为他引荐了很多的人脉,如秦观、黄庭坚、欧阳修等名士。李清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,时常受到这些大家们的熏陶和指点,所受的教育自然会与众不同,再加上她天资聪颖,惹人爱怜,成长道路顺畅。而且,李格非家教非常开明,很难想象,在那个极其封建的社会里,别人家的十五、六岁的女子都是喝茶、绣花,出门团扇纱巾遮面;而李清照却是喜欢喝酒,外出打麻将,有一次,喝醉了,不小心,掉到一个藕池里,惊飞了夜宿的鸥鹭……,有词为证:
《如梦令·常记溪亭日暮》
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
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
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
还有一次,她又在外喝酒回到家,睡了一夜,酒还没醒,突然想到昨晚下大雨了,就让侍女出去看看院子里的海棠花咋样了,侍女看了以后说,海棠依旧。李清照有点不高兴,下了一晚上雨,海棠花怎会安然无恙,于是,脱口而出:
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
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
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
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

转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,在众多追求者中,她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赵明诚。据说,他们第一次见面,纯属机缘。赵明诚奉父之命去李家办事,正遇上李清照荡秋千,热的她衣衫湿透,见生人来,急忙躲藏,跑掉了一只鞋子,丢掉了一个金钗,而她天生好奇,继而返回来仔细端详来者,四目相对,各自入心,一见钟情,于是成就了他们的姻缘。她满心欢悦,激情喷涌,填词一首:
《点绛唇·蹴罢秋千》
蹴罢秋千,起来慵整纤纤手。露浓花瘦,薄汗轻衣透。
见客入来,袜刬金钗溜。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。
赵明诚也非同凡人,他的父亲赵挺之,曾任北宋后期的宰相,是响当当的国家要员,和李格非既是好友又是同事;《清明上河图》的作者张择端和赵明诚是姑表兄弟,毋庸置疑,他们都是上流社会人物,自然家境富足安康,环境优雅,衣食无忧。他们婚后也是写写诗,搞搞收藏,闲时游山玩水。因赵明诚系官家官员,免不了经常外出办理公务,夫妻聚少离多,为表达相思之苦,李清照写下了:
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
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
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李清照非常喜欢崇拜陶渊明,她的号“易安居士”中的“易安”,就是来自陶渊明的《归去来兮辞》一文中:倚南窗以寄傲,审容膝之易安。这也是李清照人生最辉煌的时刻。

但好景不常,1127年(北宋靖康二年),发生了“靖康之变”,金兵打到北宋城下,宋高宗赵构无力抵抗,举国搬迁,跑到现在的杭州建立了南宋,李清照也是举家南逃,到了建康(今南京)定居,他们搞了半辈子的收藏,也在迁徙中,或丢失、或被抢、或损坏,所剩无几。有一天晚上,建康城内又有官兵发生叛乱,正在任建康知府的赵明诚无计可施,没有积极平叛,而是携妻子李清照,弃城而逃。后来,赵明诚被革职。他们在逃亡的路上,正好路过乌江,李清照想起项羽当年乌江自刎的惨烈场面,不禁触景生情,有感而发:
《夏日绝句》
生当作人杰,
死亦为鬼雄。
至今思项羽,
不肯过江东。
虽没有直接讽刺赵明诚临阵脱逃的行为,此时赵已丢官罢职,意志消沉,精神萎靡,再听到妻子的感慨,终日抑郁寡欢,不久患病,撒手人寰。这一年,李清照刚刚45岁,自此,也开启了她下半生的悲惨命运。一个人孤独生活,没了父母,没了丈夫,没有孩子,自己身体不好,时常得病,又没有赚钱的技能,只能靠亲朋好友,接济度日。
在她最孤独无助的时候,在杭州遇到了第二任丈夫张汝舟,张也是一个地方官员,对李清照是关怀备至,发誓要照顾她的下半生。此时,李清照感觉是上天对她的眷顾,于是便奋不顾身,力排众议,冲破世俗观念,在49岁那年,又披上了嫁衣。可婚后生活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好。张汝舟天生贪财,当初看上的并不是她这个人,而是觊觎她手中的收藏和家产。但由于那些收藏所剩无几,再加上李清照非常固执,一点也不给他,于是,张汝舟随即翻脸,对李清照非打即骂,甚至拳脚相加,她哪能受得了,便把张汝舟告到衙门,要求离婚。按大宋律法,如果是妻子状告男人离婚,不管什么原因,妻子要做两年牢。但,李清照主意已定,不容更改。最终,这段持续了100多天的婚姻就此结束,她在牢中待了九天,在亲朋好友帮助下出狱。此时,所有的舆论,嘲讽,非议向她袭来,再加上她人生发生的巨大变化,让她觉得恍若隔世,更加疲惫不堪。写下了那首旷世之作:
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
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
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!
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满地黄花堆积,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
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!
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
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
李清照就是在这样的穷困潦倒中,度过了她人生中的最后20年,1155年5月,她怀着对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,在极度孤独、凄凉中,悄然辞世,终年71岁。她留给后世的经典之作,依如涓涓细流,源远流长,时至今日,我们仍在读她的诗词,领略她崇高的家国情怀,以此缅怀这位绝世无双的女词人!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散修学宫

GMT+8, 2025-1-19 08:16 , Processed in 0.153941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@ 散修学宫 www.sanxiu.net

Powered by X3.5 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